| 姓名:吴巧云 职称:教授 硕士生导师 | 研究方向:云冈艺术学 兴趣领域:北朝乐舞文化及云冈乐舞图像研究 电子邮箱:wqydt2011@163.com 通讯地址: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文赢南路新水湾龙园 |
简介:现为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院长,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、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、民进大同市委副主委、大同市文联副主席、大同市政协委员等。主持完成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、主持完成一项山西省文物局重点项目、主持完成1项山西省教育科学课题、主持完成一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育科学创新项目、主持完成1项校级云冈学项目;主持在研一项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、主持在研一项省社科院项目;参与完成其他教育科学、哲学社科、艺术科学等6项省级课题。荣获5项山西省社科优秀成果评比奖;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多篇,其中在《中国音乐》、《黄钟》、《云冈研究》等核心期刊发表云冈艺术学论文10篇;编写两部专著。 | ||
教育背景: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 | ||
最高学位:硕士研究生 | ||
工作简历: 1989.09—1991.07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学习 1991.09—1999.07 大同矿务局文化活动中心工作。 1999.09—2001.07 中央音乐学院学习 2001.04—至今 调入雁北师范学院音乐系工作(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前身) 2007.09—2010.06 山西大学攻读研究生 2009.09—2010.07 作为教育部遴选访问学者在中央音乐学院访学。 | ||
教授过的部分课程:音乐表演专业课、钢琴艺术史 | ||
发表论文及专著: 有关云冈艺术学研究论文: [1]云冈乐舞文化精神 内涵探讨[J],交响,2025.1(3):11-16. [2]鼓笛铿锵 琴箫凤鸣——北魏平城时期的胡汉音声[J],云冈研究(省核),2023,9(3):19-27. [3]论继往开来的北魏平城音乐[J],天津音乐学院学报,2023,6(2):29-38. [4]从云冈第11窟乐伎图像看北魏平城时期佛教音声伎乐供养[J],中国音乐(双核),2020,1(1):110-119. [5]承佛界天神风骨 融汉土道儒仙韵——云冈石窟的飞天乐舞[J],黄钟(北核),2020,9(3):130-143. [6]魏鼓声声胡风烈烈—云冈石窟乐器图像中的鼓[J],中国音乐(双核),2019,1(1):114-123. [7]北魏平城时期西域音乐的兴起[J],交响,2019,9(3):41-45. [8]北魏华乐复何在 云冈千年日日鸣—凝固在云冈石窟乐器图像中的北魏音乐考[J],黄钟(北核),2017.12(4):55-65. [9]众说纷纭的云冈乐器图像[J],交响,2017,9(3):72-79. [10]云冈石窟音乐窟中的北魏音乐[J],天籁,2017,9(3):49-57. [11]大同云冈石窟乐器图像的统计与再校订[J],交响(北核),2015,09:49-62. 专著: 《炎黄乐史七言歌》等 | ||
云冈艺术学研究课题: [1]主持在研一项2025年度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重点专项研究课题(山西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/山西省社会科学院)《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云冈伎乐创作研究》,项目编号(项目编号ZLKTZD25016),经费0.8万元. [2]主持在研一项山西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2024年度课题《实践性应用型音乐院校视唱练耳分类分级教学研究》(课题编号:GH-240509 ). [3]主持完成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《云冈石窟乐伎舞伎图像及北魏音乐舞蹈研究》,2016年9月立项(16YJA760042 ),经费10万元,2021年5月结题(结题号2021JXZ0681). [4]主持完成一项山西大同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·云冈学专项,《“云冈乐舞图像艺术长廊”项目》(2022YGZX011 ),2022-2025,经费1.0万元。 [5]主持完成一项山西省文物局重点文物科研课题《云冈石窟乐器流变研究》,项目编号2022YGZX011,山西省文物局,2022-2024,省级重点课题双主持人:齐迎红+吴巧云,经费7万元。 [6]参与完成(5-2)一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(2019B291),《“丝绸之路”之于北魏音乐的渊源考究和影响研究》,2019-2021,经费1万元. [7]参与完成(3-2)一项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(2019D35),《基于云冈石窟音乐图像学的北魏平成时代宫廷音乐研究》,2019-2020,经费0.4万元. [8]参与完成(5-2)一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(2022YD131),“晋北桑干河流域道、鼓乐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族体系传承研究”,2022-2024,经费1万元. | ||
社会评价: [1]论文《魏鼓声声胡风烈烈—云冈石窟乐器图像中的鼓》荣获2024年度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三等奖。 [2]论文《魏鼓声声胡风烈烈—云冈石窟乐器图像中的鼓》荣获202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。 [3]论文《北魏华乐复何在 云冈千年日日鸣——凝固在云冈石窟乐器图像中的北魏音乐考》荣获2020年度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优秀奖。 [4]论文《大同云冈石窟乐器图像的统计与再校订》荣获2018年度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三等奖。 [5]论文《大同云冈石窟乐器图像的统计与再校订》荣获2016年度省级“百部(篇)工程”评比二等奖; 荣誉:曾荣获山西大同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、优秀教师、优秀指导教师、优秀政协委员等称号。 | ||
上一篇:中国史导师简介:杜海燕
下一篇:中国史导师简介:李莉